2025年6月,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生党总支组织学生代表赴三家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实践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观摩、流水线技术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为研究生群体提供了产业认知与职业发展的多维启示。
在劲帆生物医药,同学们不仅参观了企业发展历程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生产线,见证了上市医药产品的严格生产流程,还与任职于企业的优秀校友潘杏师姐深入交流。经企业负责人介绍,了解到生产线的仪器定位、耗材归位、操作流程等要求均高于实验室标准,这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学术科研与工业化生产虽同根同源,却逻辑各异,要实现学术研究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化,需掌握更多能力,也明白了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创新的紧密联系。潘杏师姐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四条心得:重视实验室事务的全面参与,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保持开放交流的学习心态;勇于试错并在行动中校准方向;既专注当下又保持转型勇气。这些经验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向产业转化需要的能力拓展。
华大基因的参访则展现了生物技术的跨界应用潜力。从消费级基因检测设备到极地科考技术支持,企业通过硬件革新持续拓展生命科学的应用场景。这种“技术驱动、场景创新”的发展模式,打破了学生们对行业边界的传统认知。
友芝友生物制药的研发实验室,熟悉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们产生强烈共鸣。企业研发人员强调,扎实的科研功底与学术思维能快速适应产业研发需求。这一发现有效缓解了学生们对“学职转换”的焦虑,强化了专业自信。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沉浸式参观、技术实操与行业前辈对话,不仅建立起对行业的全景认知,更在职业定位、能力储备等方面获得宝贵启示,为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在社会分工及岗位分工越来越精细越专业的今天,想要做好学职衔接更需提早规划,规划中重要的要素就是对外界的认知和体验。研究所也会在后续培养环节中增加研究生们对相关领域的相关实践环节,优化提升指导服务,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引导毕业生积极主动做好规划。
学子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