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联合举办的“医学联合创新中心学术交流会”在武汉病毒所郑店园区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双方科研骨干及临床专家70余人,围绕病毒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展开深入探讨,助力双方合作迈向新阶段。
武汉病毒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肖庚富在致辞中强调,作为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科技力量,研究所将充分发挥在高致病性病毒研究和生物安全平台方面的优势,重点开展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和诊断技术开发的深度合作。中南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祚勇表示,医院将开放优质临床资源,依托医学联合创新中心,探索构建从临床发现问题、基础研究破题、技术回归临床的创新链条。
随后,武汉病毒所胡杨波处长系统介绍了研究所的科研布局和技术支撑体系。在学术报告环节,重症医学科彭志勇教授的《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检验科汪付兵教授的《循环源标志物与肿瘤精准诊疗》分别从临床诊疗需求出发,罗敏华研究员的《疱疹病毒:可视化感染和基因治疗载体》和沈姝青年研究员的《虫媒病毒的基础研究和防控实践》则从基础研究角度,共同探讨了感染性疾病防治和诊疗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会专家重点围绕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因子风暴的干预策略、精准诊疗、病毒载体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转化前景以及虫媒病毒防控的技术创新方向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未来,医学联合创新中心将持续聚焦临床需求,突破学科交叉壁垒,促进科研创新与临床诊疗的深度融合,为提升病毒相关疾病诊疗水平和公共卫生防控能力贡献力量。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