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成立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在研究所召开,所长王延轶,党委书记、副所长肖庚富,副所长龚鹏,中心负责人及所内师生参加。会议由龚鹏及中心负责人共同主持。
龚鹏宣布中心人事任命
王延轶为中心成立致辞
随后,中心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召开。应中心和“葛洪论坛”邀请,南开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尚鲁庆教授和斯微生物首席战略官张爱华研究员为全所师生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首先,尚鲁庆以“抗冠状病毒的化学生物学和药学研究”为题,介绍其团队以冠状病毒转录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3CL蛋白酶和聚合酶RdRP作为靶点,通过解析靶点的关键结构和作用机制,针对性开发和优化抗病毒药物化学前体的研究策略。在场师生就“靶向冠状病毒3CL蛋白酶药物是否存在广谱性不足”、“化学前体改造的一般策略”等问题与尚鲁庆展开了热烈讨论。随后,张爱华以“斯微生物mRNA核心技术突破及新冠疫苗研发进展”为题,介绍了mRNA技术的发展历程、mRNA疫苗研发过程中的技术壁垒,以及国产mRNA疫苗如何实现对投递系统和生产设备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在场师生与张爱华就“mRNA疫苗的局限性”、“mRNA的质量标准以及修饰策略”等问题与张爱华进行了深入交流。肖庚富和龚鹏分别代表武汉病毒所向两位专家颁发了“葛洪论坛”纪念章。
张爱华(左)和尚鲁庆(右)做学术报告
会后,肖庚富分别从三个角度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从听众角度,他表示两场学术报告犹如盛宴,让大家共飨了药物和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从所领导角度,他进一步明确了中心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从中心成员角度,他引导大家思考抗病毒策略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以及如何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实现原始创新。最后,他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句,表达了中心在探索建制化科研道路上踏平险阻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
9月30日,中心举行了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会议由彭珂主持,中心学术骨干及所内师生参加了会议。
首先,张波研究员以“甲病毒载体”为题,介绍了其团队基于甲病毒载体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围绕VRP(Virus Replicon Particle)和VLV(Virus Like Vesicle)的应用:利用VRP建立了冠状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并应用于递送冠状病毒中和抗体和相关疫苗研究。另外,团队利用甲病毒VEEV的VLV研发了新型狂犬减毒疫苗VEEV-RABV-G,同时还证明了VEEV-VLV可作为一种新型溶瘤病毒用于多种肿瘤细胞治疗。在场师生就甲病毒载体在疫苗中的研发应用以及VLV这一新型载体工具的应用前景与张波展开了热烈讨论。随后,龚鹏以“针对RNA病毒的核苷类药物研发的相关思考”为题,介绍了RdRP核苷酸添加循环机制,分享了目前核苷类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现状,从核苷类小分子干预RdRP链终止、延迟干预和诱变这三种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改造核苷类小分子的建议和策略。该报告激发了在场师生对核苷类小分子化合物抗病毒药物研发的浓厚兴趣,针对核苷类小分子化合物的改造策略提出了思路与建议。
张波(左)龚鹏(右)带来学术报告
会后,彭珂代表中心感谢张波、龚鹏带来的精彩学术报告,激发了大家对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最后,肖庚富鼓励中心全体成员继续发扬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探索精神,在抗病毒研究的科研工作中不畏险阻,永攀高峰。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