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应“葛洪·精英论坛”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化系范礼副教授在武汉病毒研究所1号会议室为全所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fundamental biological processes: from protein structure to function”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罗敏华研究员主持。
报告会上,范礼副教授从结构生物学和生化角度介绍了其团队解析参与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解旋酶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并着重讲解了与着色性干皮症(XP)和科凯恩式综合症(CS)密切相关的DNA解旋酶XPB的功能以及其基因突变如何导致疾病的机制。据介绍,该团队研究首次发现XPB是真核基本转录复合体TFIIH的重要亚基,在基因转录和核苷酸剪切修复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解析其晶体结构,他们发现XPB有四个结构域:一个N端结构域,两个保守的解旋酶结构域(HD1和HD2)和一个C端结构域。而C端结构域与DNA修复功能密切相关,其中第751位丝氨酸能被磷酸化,从而招募核酸内切酶到DNA损伤位置进行修复。通过检测临床样本,他们进而发现患有XP或CS的病人中包含有一个移码突变致使最后42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影响了其DNA修复和基因转录的功能,从而揭示了XPB基因缺陷导致疾病的可能机制之一。延续对DNA解旋酶的兴趣,其团队还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腺苷三磷酸酶PINA与同源重组Holiday交叉结构密切相关。通过对PINA晶体结构的解析,他们发现PINA能与Holiday交叉结构解离酶相互作用并介导其在DNA链上迁移:PINA能通过与ATP结合或水解,使其三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结合DNA的位置,使DNA链与之结合的区域发生一个碱基的迁移,从而使同源重组顺利进行。范礼副教授对PINA结构和功能的解析使大家对同源重组发生的分子机制了解更加深入。
会后,在场师生就解旋酶及其功能机制等问题与范礼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罗敏华研究员代表病毒所为他颁发了“葛洪论坛”纪念章。
范礼,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化系终身副教授,主要从事参与DNA转录和修复关键酶的晶体结构与功能解析的研究。其于1987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得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密歇根州立大学生化系博士学位。2000年起任职于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2009年起任职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并于2016年晋升终身副教授。他曾获得多次NIH科研资助和奖项,研究成果发表在Acta Cryst. D. Biol Crystallogr、J. Biol. Chem等杂志上。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