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概况简介
机构简介
所长致辞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机构
院所风貌
机构设置
科研系统
管理系统
支撑系统
人才队伍
研究员
青年研究员
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博士后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合作与交流
研究单元
研究生教育
通知公告
教育概况
招生信息
培养过程
学子风采
党建与科学文化
党建工作
党群组织
纪监审工作
统战群团
离退休工作
学习园地
警示案例
科研平台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研成果
合作与交流
研究单元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武汉病毒所/国家病毒资源库在CCHFV敏感细胞系的鉴定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
时间:2021-03-30
近日,免疫学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病毒资源库邓菲研究员团队在CCHFV敏感细胞系研究方面的最新文章,文章题为“Differential Cell Line Susceptibility to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CCHF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是一种高致病性蜱传布尼亚病毒,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在我国又称新疆出血热病毒,在西北地区零星暴发,引起局部流行。CCHFV感染能引起人发热、出血以及多器官的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死亡,致死率高达30%,且目前缺乏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药物,给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对于CCHFV的有限认识大多是基于临床病例和流行病学研究,CCHFV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研究进展缓慢主要受限于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需求,以及合适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缺乏。尽管CCHFV可以感染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和肾细胞等,但CCHFV对不同物种、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细胞感染敏感性差异仍有待全面阐明。
本研究利用经乳鼠扩增的CCHFV分别感染16种来源于肝、肾、脑、肺等器官的人源细胞系和6种哺乳动物细胞系,通过综合评估病毒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病毒载量、感染细胞中病毒蛋白表达水平、细胞生长曲线、细胞病变效应等,对CCHFV的感染敏感性进行测试。发现来源于CCHFV主要靶器官的肝脏(肝癌细胞Huh7)、肾脏(人肾上腺皮质癌细胞SW-13和人胚胎肾细胞HEK-293)、脑(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 MG)和血管(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细胞系可以支持CCHFV相对较高水平的复制,是CCHFV易感细胞系,适用于CCHFV在各自组织器官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抗病毒药物评估。来源于哺乳动物的细胞系也可支持CCHFV复制,并显示不同的敏感性,提示这些动物可能在CCHFV传播过程中作为中间宿主发挥作用。
研究结果将促进对CCHFV发病机制和传播的理解,为优化CCHFV基础研究的体外实验提供了参考,并有利于CCHF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的设计。
武汉病毒所戴诗雨博士后和吴巧丽实验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邓菲研究员和沈姝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8YFE0200402, 2019YFC1200700)、国家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734-404),以及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战略能力建设项目(KFJ-BRP-017-06)的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 doi.org/10.3389/fcimb.2021.648077
图. CCHFV对不同组织器官来源的人源细胞系的敏感性
附件下载:
上一篇:武汉病毒所/国家病毒资源库等在SARS-CoV-2感染诱导的持续性体液免疫应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在抗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