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林资料照
33岁就当上研究员,主持及参加过多项863、973等国家重大项目,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病毒感染细胞的分子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70后”博导王华林的科研履历可谓耀眼。
但当他在2010年,为了“将成果转化为有益社会的产品”理想创办企业,成为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后,王华林发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绝非想象中的简单,而从一个埋首科研的研究员变身为“每天考虑公司如何活下去”的企业家,简直要经历“脱几层皮”的磨砺。
王华林谈起他的创业经历表示:科研人员和企业家的分工截然不同,术业有专攻方能取得成绩;但在国家创新转型的当口,也需要有科研人员勇于尝试,打通科研创新和国家创新、制造实力真正发展的链条。
2010年底,王华林在光谷生物城创办了企业,专注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试剂及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按他最初的设想,自己还是做好研发,然后由合作企业完成成果转化、产品上市。
一开始,王华林设置了较为宏大的目标,同时开展医疗器械、耗材试剂、新型疫苗的研制。然而,等企业开始运行后,他发现,产品研发期间不管如何省吃俭用,“3551光谷人才计划”资助的100万元很快所剩无几;同时,研发的产品其他企业根本承接不了,“一切都是创新的,别的企业没那个资金和技术的实力,必须要自己从头做起”;最让他沮丧的是,银行、投资机构也并不看好公司前景,“研发过程漫长,而他们多只想摘现成的果子”。
创业最初两年,王华林一下子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变成灰头土脸到处筹钱的创业者,单纯的研究室工作环境,变成了公司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各种琐事缠身的状态,心中的各种苦闷,也不能与家人和创业伙伴言说,“人脱了几层皮,当时真是非常后悔,为何要跳创业这个大坑!”
在生存压力面前,公司决定调整产品方向,在坚持研发高通量同步荧光检测仪的同时,研发市场需求更广泛的组织细胞破碎仪,新型疫苗的项目剥离出去,不牵扯公司的资金。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为公司研发“输血”。同时王华林也积极学习,抓紧补课,“真正开始用企业家的思维武装自己”。
2014年年初,王华林遇到了创业最艰难的时候。那时,产品处于关键的测试期,公司一个较有把握的千万级转让项目没能成功,到了过年的时候,连团队十几万的奖金都发不出来。“合作伙伴也都是科研牛人,他们就是冲着对我的信任出来创业的,再苦也要自己扛”,最终,王华林向朋友借钱发了奖金,度过了这个年关。
“渡过难关的具体过程,回头来看都极为微妙,但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放弃”,王华林说,现在公司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阶段。具备核心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都已经生产上市,如组织细胞破碎仪,技术上不输于国外同类设备,在很多研究机构、医疗结构可打破原有国外设备的垄断局面;战略投资人已经为公司注资,且做好了融资计划和发展规划,资金问题已经解决。
回顾创业这几年,王华林有几点感触:科研人员创业,如果只是为了钱,那就别来了,“做企业最重要的是为世界创造有价值的产品”;无论多难,公司都没有做产品代理,而是坚持开发自己的产品,力求技术领先,“创新型企业就是要干别人干不了的事,去做传统市场早已做得成熟的事,你玩不过传统商家”;干企业和干科研一样,要取得真正的成就,必须咬牙坚持。
(原载于《长江日报》 2015-10-19 13版)
科学普及
【长江日报】王华林:创业和做科研一样 都须咬牙坚持
王华林资料照
33岁就当上研究员,主持及参加过多项863、973等国家重大项目,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病毒感染细胞的分子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70后”博导王华林的科研履历可谓耀眼。
但当他在2010年,为了“将成果转化为有益社会的产品”理想创办企业,成为湖北新纵科病毒疾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后,王华林发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绝非想象中的简单,而从一个埋首科研的研究员变身为“每天考虑公司如何活下去”的企业家,简直要经历“脱几层皮”的磨砺。
王华林谈起他的创业经历表示:科研人员和企业家的分工截然不同,术业有专攻方能取得成绩;但在国家创新转型的当口,也需要有科研人员勇于尝试,打通科研创新和国家创新、制造实力真正发展的链条。
2010年底,王华林在光谷生物城创办了企业,专注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试剂及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按他最初的设想,自己还是做好研发,然后由合作企业完成成果转化、产品上市。
一开始,王华林设置了较为宏大的目标,同时开展医疗器械、耗材试剂、新型疫苗的研制。然而,等企业开始运行后,他发现,产品研发期间不管如何省吃俭用,“3551光谷人才计划”资助的100万元很快所剩无几;同时,研发的产品其他企业根本承接不了,“一切都是创新的,别的企业没那个资金和技术的实力,必须要自己从头做起”;最让他沮丧的是,银行、投资机构也并不看好公司前景,“研发过程漫长,而他们多只想摘现成的果子”。
创业最初两年,王华林一下子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变成灰头土脸到处筹钱的创业者,单纯的研究室工作环境,变成了公司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各种琐事缠身的状态,心中的各种苦闷,也不能与家人和创业伙伴言说,“人脱了几层皮,当时真是非常后悔,为何要跳创业这个大坑!”
在生存压力面前,公司决定调整产品方向,在坚持研发高通量同步荧光检测仪的同时,研发市场需求更广泛的组织细胞破碎仪,新型疫苗的项目剥离出去,不牵扯公司的资金。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为公司研发“输血”。同时王华林也积极学习,抓紧补课,“真正开始用企业家的思维武装自己”。
2014年年初,王华林遇到了创业最艰难的时候。那时,产品处于关键的测试期,公司一个较有把握的千万级转让项目没能成功,到了过年的时候,连团队十几万的奖金都发不出来。“合作伙伴也都是科研牛人,他们就是冲着对我的信任出来创业的,再苦也要自己扛”,最终,王华林向朋友借钱发了奖金,度过了这个年关。
“渡过难关的具体过程,回头来看都极为微妙,但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放弃”,王华林说,现在公司已经走出了最困难的阶段。具备核心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都已经生产上市,如组织细胞破碎仪,技术上不输于国外同类设备,在很多研究机构、医疗结构可打破原有国外设备的垄断局面;战略投资人已经为公司注资,且做好了融资计划和发展规划,资金问题已经解决。
回顾创业这几年,王华林有几点感触:科研人员创业,如果只是为了钱,那就别来了,“做企业最重要的是为世界创造有价值的产品”;无论多难,公司都没有做产品代理,而是坚持开发自己的产品,力求技术领先,“创新型企业就是要干别人干不了的事,去做传统市场早已做得成熟的事,你玩不过传统商家”;干企业和干科研一样,要取得真正的成就,必须咬牙坚持。
(原载于《长江日报》 2015-10-19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