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袁志明研究员和石正丽研究员的编辑组织下,在中国科技部基础工作项目(2013FY113500)组成员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病毒学(英)》的“天然宿主和媒介中的病毒病原体”专刊(Special Issue on Viral Pathogens in Natural Hosts and Vectors)终于与大家见面啦!
本期“天然宿主和媒介中的病毒病原体”专刊展示了该项目的部分成果。邓菲和沈姝等对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蜱传病毒进行了全面总结(Shi et al. 2018);袁志明等系统综述了我国蚊子相关病毒的研究进展(Xia et al. 2018a)。张渝疆、邓菲和孙素荣等展示了他们对于新疆地区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 )的最新分子流行病学发现(Moming et al. 2018);此外,张渝疆和邓菲等报告了关于新疆地区新发现的两株 CCHFV 病毒的分离和分析 (Zhang et al. 2018)。袁志明课题组报告了与中国四种常见蚊子有关的病毒组的比较宏基因组分析, 提供了中国蚊种携带病毒的最新情况 (Xia et al. 2018b)。接下来四篇文章阐述了蝙蝠相关病毒的最新研究和发现。石正丽等通过对云南省果蝠β冠状病毒的纵向监测发现了一种新的蝙蝠 HKU9株(Luo et al. 2018);杨兴娄等在中国蹄蝠中分离鉴定了一株新的甲型肝病毒(Li W et al. 2018);黄小红和何彪等分离了一株新的诺如病毒,经鉴定该病毒可能属于一种新的基因组(genogroup)(Yang et al. 2018)。此外,石正丽等的血清学证据证实了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并首次阐明虽然没有导致临床疾病但SARS样冠状病毒已经溢出到人类(Wang N et al. 2018)。张云智和杨兴娄等报道了来自云南七种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的278份样本中发现的来源于野生啮齿类的两种新基因型正戊型肝炎病毒(Wang B et al. 2018)。关于禽流感的探索, 陈建军等报道了在华中地区鹊鸲中分离鉴定到1株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Yao et al. 2018), 王华林等设计了一套多分析物悬浮试验,可用于检测A型禽流感的多种亚型(Li Y et al. 2018),为自然疫源地的禽流感病毒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和经济的方法。
科学普及
VS“天然宿主和媒介中的病毒病原体”专刊上线啦!
专刊全文链接:http://www.virosin.org/Paper/2018/33/01/
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袁志明研究员和石正丽研究员的编辑组织下,在中国科技部基础工作项目(2013FY113500)组成员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病毒学(英)》的“天然宿主和媒介中的病毒病原体”专刊(Special Issue on Viral Pathogens in Natural Hosts and Vectors)终于与大家见面啦!
本期专刊精选12篇领域内专家的高质量综述和研究论文,为读者带来关于天然宿主和媒介中的病毒分布和病毒谱的比较宏基因组分析、相关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新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病毒的快速检测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关注和支持!
中国幅员辽阔, 种类繁多的动物和虫媒携带了复杂的致病微生物。在过去几年里,传染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SARS疫情蔓延至世界多于32个地区或国家, 造成8422人感染,919人死亡。最近爆发和流行的手足口病、H5N1、H7N9、登革热、严重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SFTS) 及其它传染病, 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同时也严重威胁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
在新发病毒感染中,超过75%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毒、动物宿主和媒介之间存在生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极易引起系统数量变化和疾病的爆发。自然疫源性病毒通常在数量相对较大的野生动物自然宿主如蝙蝠、啮齿类动物和鸟类中循环,并在特定的自然疫源地经由蜱虫和蚊子传播。
尽管已知甚多,但是关于已发现的病毒谱和与传染病自然疫源相关的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研究。2013年至 2017年, 一项关于中国主要自然宿主和媒介的研究已由一个包括新疆、青海、湖北和云南地区十二个研究所的团队开展。在过去的几年中, 我们已经收集了来自蝙蝠、鸟类、啮齿动物、蜱虫和蚊子的10万多个样本;成功地分离了181种新的病毒株, 并获得了有关病毒病原谱和它们在调查区内的传播媒介的分布信息。我们还初步建立了这些病毒的可共享信息库、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和叠连群数据库(contigs database), 以及与蝙蝠、蚊子和蜱虫相关的可共享病毒资源。(http://www.viruses.nsdc.cn/chinavpi/)
图1 外环中是该项目调查的主要宿主和媒介,中心是整装待发的项目组成员。(图片由项目组提供)
本期“天然宿主和媒介中的病毒病原体”专刊展示了该项目的部分成果。邓菲和沈姝等对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蜱传病毒进行了全面总结(Shi et al. 2018);袁志明等系统综述了我国蚊子相关病毒的研究进展(Xia et al. 2018a)。张渝疆、邓菲和孙素荣等展示了他们对于新疆地区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 )的最新分子流行病学发现(Moming et al. 2018);此外,张渝疆和邓菲等报告了关于新疆地区新发现的两株 CCHFV 病毒的分离和分析 (Zhang et al. 2018)。袁志明课题组报告了与中国四种常见蚊子有关的病毒组的比较宏基因组分析, 提供了中国蚊种携带病毒的最新情况 (Xia et al. 2018b)。接下来四篇文章阐述了蝙蝠相关病毒的最新研究和发现。石正丽等通过对云南省果蝠β冠状病毒的纵向监测发现了一种新的蝙蝠 HKU9株(Luo et al. 2018);杨兴娄等在中国蹄蝠中分离鉴定了一株新的甲型肝病毒(Li W et al. 2018);黄小红和何彪等分离了一株新的诺如病毒,经鉴定该病毒可能属于一种新的基因组(genogroup)(Yang et al. 2018)。此外,石正丽等的血清学证据证实了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并首次阐明虽然没有导致临床疾病但SARS样冠状病毒已经溢出到人类(Wang N et al. 2018)。张云智和杨兴娄等报道了来自云南七种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的278份样本中发现的来源于野生啮齿类的两种新基因型正戊型肝炎病毒(Wang B et al. 2018)。关于禽流感的探索, 陈建军等报道了在华中地区鹊鸲中分离鉴定到1株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Yao et al. 2018), 王华林等设计了一套多分析物悬浮试验,可用于检测A型禽流感的多种亚型(Li Y et al. 2018),为自然疫源地的禽流感病毒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和经济的方法。
我们希望,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将使读者意识到调查病原体特征的重要性,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宿主和媒介中病毒丰度和多样性的程度,以及未知病原体对公众健康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