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 > 战斗堡垒与创新先锋

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入选2021湖北“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科技的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向全社会发布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荣膺全国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湖北省科协联合省委宣传部、军民融合办、省科技厅、中科院武汉分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10名同志入选我省推荐候选人名单。

  湖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贤林表示,省委、省政府坚持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创建“两个中心”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中,科技工作者肩负着重大使命和光荣任务。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这11名同志科技报国矢志不渝,立足本职创新争先,是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坚持视创新创造如生命,坚持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把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为湖北科技强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德仁:把握时空脉搏 破解发展中的重大难题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

 

  40年来,他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引领了我国测绘遥感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我国从测绘遥感大国到测绘遥感强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创立了误差可区分性理论和系统误差与粗差探测方法,解决了测量系统误差、粗差和偶然误差可区分性百年难题。攻克了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的系列核心技术,研制了我国“航天-航空-地面”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列装备,引领了信息化测绘遥感的根本性变革。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集成的3S理论与方法,主持研发了3S集成的航空遥感与低空无人机全自动高精度航空测量系统,减少了90%的野外测量工作量,解决了困难和危险地区的测图等技术难题,在我国西部困难地区测图、海岛礁无人区测量、汶川地震快速测绘以及各种应急测绘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主持研发我国第一代地面移动测量系统,解决地面快速定位定姿和高精度测量难题,引领地面移动测量的变革。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的系列瓶颈问题,大幅提高了我国卫星遥感影像精度。该成果应用于我国40多颗光学遥感卫星,实现了国产遥感卫星处理系统的自主可控,不仅为国产卫星遥感数据的自给率从15%提高到85%作出重大贡献,而且还出口了相关技术和系统。

 

黄立:胸怀中国“芯”勇担社会责任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黄立

 

  他从事红外热成像领域技术研发工作30余年,带领团队攻克红外探测器核心芯片研发生产技术并达到国际一流先进水平,实现核心芯片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他主持建成了国内唯一的8英寸完整超晶格探测器批产线,组建了非制冷氧化钒、制冷型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批产线,全面实现了红外核心芯片的大批量国产化生产。首次研制成功并批产的超晶格长波大面阵制冷探测器和百万像素双色制冷红外探测器,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非典时期,他首创了国内第一台红外人体测温告警系统,并运用到非典防控最前线。此后,他一直没有停止科技创新的步伐,其自主研发的“红外热像仪”系列产品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入侵,2016年寨卡病毒等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初,身处武汉的黄立,带领500多名科技人员不分昼夜紧急组织科技攻关,成功研发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的第四代AI智能红外全自动人体温度筛查系统系列产品。疫情防控攻坚阶段,产品被紧急应用到全国各大机场、铁路、武汉雷神山医院、协和医院等关键场所,筑起第一道严密防线;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产品广泛安装在各大商场、学校、企业园区等,为复工复产复课保驾护航。

 

叶志彪:用现代农业科技造福社会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叶志彪

 

  他是蔬菜遗传育种专家,国家大宗蔬菜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近40年来,针对我国番茄综合抗性弱、风味口感差、育种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他开展了“理论创新→技术创建→种质创制→品种培育→产业应用”全过程研究,在番茄品质和抗性形成遗传基础、育种技术创新和重大番茄品种培育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掘出重要功能基因22个,研创出3套适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快”“准”分子标记体系,培育出优质多抗番茄品种20个,培育出我国第一例国家批准可商品化生产的农业生物转基因产品-华番1号,创制出突破性砧木品种-树茄。

  他的研究显著提升了我国番茄育种整体水平,为蔬菜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范式。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13件;发表论文200余篇;为推动我国番茄研究和蔬菜产业进入全球先进行列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取得的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在番茄领域发表论文数世界第一、被引用次数国内第一。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培养博士中有12人获评国家级人才称号。长期服务于产业,带领种企创新发展,突破技术瓶颈,为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石正丽:公共卫生的守护神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

武汉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石正丽

 

  她坚持10余年开展蝙蝠病毒病原生物学研究,在蝙蝠携带重要病毒发现与鉴定、蝙蝠源新发病毒的跨种感染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为我国传染病防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非典席卷全球30余个国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面向国家需求,将科研重点转向影响人类健康和新发传染病病原的研究领域。石正丽深知国家的需要就是科学家的使命,果断将科研工作从水生病毒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转向了新发病毒病原学研究。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她第一时间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到疫情防控的科技攻关任务中。疫情初期短时间内完成了病毒核酸检测、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病毒分离和培养、血清学鉴定和动物感染实验,证实引起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为一株新型冠状病毒。带领团队首次证实新冠病毒利用血管紧缩素转换酶(ACE2)为受体,并与一株蝙蝠冠状病毒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揭示蝙蝠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2020年1月12日,石正丽团队代表武汉病毒所,与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科院一起,率先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基因组序列,实现全球共享。在病毒分离培养成功后,石正丽立即组织协调与国药中生集团合作研制灭活疫苗,该疫苗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灭活疫苗,于2021年2月获批附条件上市。

 

张一敏:与国家战略需求同呼吸 攻克提钒世界难题

武汉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张一敏

 

  攀悬崖、走峭壁上过的矿山成百上千;穿雨靴、提马灯下过的矿井不计其数。他是我国钒资源分离制造技术的知名专家,长期致力于钒页岩矿物资源的清洁分离制造和铁钒二次资源利用技术与工程化研究。

  稀有金属钒是冶金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限制性战略材料,中国钒页岩(俗称石煤)储量居世界第一。从极复杂、极难处理的钒页岩矿物资源中,采用清洁的化学冶金分离技术生产高纯钒及系列高端含钒材料,是矿冶领域学科研究的前沿和国际竞争焦点。

  他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7项。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氧-铝-钒-硅(O-Al-V-Si)高温分离反应机理,发明氧化型钒页岩双循环氧化法绿色制造高纯钒技术,解决了低价钒难以转化为高价钒的难题,为我国从钒页岩清洁分离制造高纯钒及含钒材料提供了重大可行工程技术。揭示了钒原子在页岩云母结构中的占位规律,创建沸腾动态模型,发明原生型钒页岩一步法沸腾焙烧转价短流程新技术,成为我国大宗原生型钒页岩利用的主流技术,推动了全行业技术-装备-产品升级换代。针对主流二次铁钒尾渣富集率低、综合利用效率差等缺陷,发明了铁钒尾渣在线循环制造新技术及装备,解决了大宗铁钒尾渣利用难题,显著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王小毛:走自主自强创新路的“水利战士”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王小毛

 

  他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大坝杰出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研究30余年,他主持“国之重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等数十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岸坡堤坝滑坡监测预警与修复加固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对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持设计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之一“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创造性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风险预判、全要素智能调控”的智慧工程建设方案,打造工程数据中心和基于GIS+BIM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平台,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旭龙水电站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辅助决策。系统解决了高坝水力学泄洪消能、拱座稳定和变形、高边坡稳定、干热河谷高拱坝温控防裂、高坝高地震区抗震等西部水电开发的共性问题,取得大量创新技术成果,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主持开展了西藏雅鲁藏布江藏嘎水电站等西藏重点水利水电项目群的设计研究工作,促进涉藏地区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他作为设计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完成的三峡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银质奖1项等奖项。

 

曾玉彬:二十载攻关助力油田绿色高效发展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能源化学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玉彬

 

  她扎根新疆二十载,致力于油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的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新疆油田地处戈壁荒漠,当地气候恶劣,生态脆弱,水资源极度匮乏,能源开采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作为一位身体柔弱的女性,她不畏艰难,常年顶着零下20℃的极寒或40℃的高温,克服漫天风沙和毒虫叮咬,穿梭在间隔数百公里的油田之间;她忍住工业废弃物的刺鼻和腐蚀,潜心攻关,聚焦能源企业技术难题和地方生态保护需要,突破性解决了石油复杂采出水处理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成功应用于新疆油田16个污水站,累计处理污水8.25亿立方米并100%达标回用,污染物减排量巨大。产生经济效益100多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10.28亿元。

  她多次被媒体评价将污水“变废为宝”,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了淡水资源,更实现了油田绿色高效生产,在支援新疆建设“三基地一通道”的国家战略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四春:传承工匠精神 打造“大国重器”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陈四春

 

  他视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为己任,舍小家、为大家,常年奋战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我国陆军装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缔造了陆战场上的“大国重器”。他是中国兵器科技带头人、某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高原雪山、塞北大漠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本科毕业时,他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来到偏远的三线。企业经济困难时期,他坚守在国防科研一线,从不后悔。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国家“十一五”重点预研项目某武器系统发射平台论证与研制工作,为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项目于2011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国家“十三五”某重点型号项目武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和某装备总设计师,他进行了总体技术方案论证与研制工作,解决了项目研制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和技术难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该项目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为国家的国防实力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周昌栋:勤学创新攻坚克难 一生痴迷路桥建设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退休前任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周昌栋

 

  他先后负责组织、主持完成了近千公里的公路勘察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主持完成百余座公路大桥的勘察设计和修建,解决了大量的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公路桥梁设计、施工技术的进步。他担任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开发公司总工程师期间,提出了几十项优化设计意见,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获鲁班奖和全国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大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

  他不畏艰辛,勇于探索,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在大桥施工中,首创两岸锚碇和猫道同步施工法,在国内首开浅埋式锚碇的先河。他力排众议,采用新型施工装备——整体智能爬升模架完成150米高桥梁主塔施工,开创了国内外桥梁高塔采用“造塔机”施工的先例。国内外首创“大跨度悬索桥钢箱梁同步吊装焊接技术”“角点与中间异规格的主缆单索股混合编缆设计”“大直径嵌岩桩基分级旋挖成孔施工技术”等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技术进步。

  退休后,他放弃百万年薪,先后受聘担任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总工程师和技术总顾问,被宜昌人民亲切称为公路桥梁方面的“定海神针”。

 

丁庆军:服务“世界之最” 推动桥梁道路混凝土新材料研究与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庆军

 

  他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桥梁道路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工作30余年,先后承担工程技术开发应用项目200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200余座大跨径桥梁建设。他发明了自密实补偿收缩钢管混凝土设计制备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密实施工技术,解决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泵送顶升施工中堵管、不密实、与钢管脱空等问题,成果应用于目前建成的世界最大跨度的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四川波司登长江大桥和世界上最长的全钢管混凝土桁架桥等200余座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桥。

  “学”是他的崇高职业理想。工作再累他也不会忽略学生培养工作,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坚持从实验设计、平台搭建到实验操作,都参与并给予指导,共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别约110名和20名。“研”是他对于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掌握真理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经年累月的实践使他明白,虽然从技术层面可以解决很多建筑工程问题,但更多问题来自于混凝土材料自身问题。一次次的现场调研和指导后,丁庆军将各项技术改进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大跨度拱桥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解决了大跨钢管拱桥施工过程中一系列材料和工艺难题。

 

吴双清:为保障水稻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恩施州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所长、正高职高级农艺师

吴双清

 

  他充分利用恩施山区独特生态地理条件,专注水稻品种抗逆性鉴定技术研究36年,在水稻品种抗病性和耐冷性鉴定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全程监控技术体系研发方面成效显著。首次公开提出了“稻瘟病菌致病性时空假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完善了湖北省和武陵山区水稻稻瘟病全谱生态模式菌群;首次创立了五圃网络鉴定法,显著提高抗性鉴定结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首次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全程监控技术标准,为保障国家武陵山区和湖北省水稻生产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为国家和湖北省水稻品种抗性鉴定标准的制定者和执行人,他鉴定评价了水稻区试品种5000余个次,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推广的新品种40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以上,其中抗病和耐冷品种增长50%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3万吨以上,降低农药成本45亿元以上;病区减少产量损失10%以上,减少损失20亿元以上。同时,常年与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等60多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与服务,为推动我国水稻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在生产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的新模式。

 

(转载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