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风发接续奋斗,只争朝夕科技战疫
——记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周鹏
发布时间:2020-05-03文章来源:【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鹏研究员荣获2020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科技工作者,周鹏始终牢记“创新为民,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保持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投身到新冠病毒科技攻关任务中,用科学研究成果助力抗“疫”,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周鹏于2009年开启蝙蝠长期携带病毒的免疫机制研究。十多年来,周鹏的研究工作一直聚焦蝙蝠病原发现以及蝙蝠抗病毒机制方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他发现并证实2016-2017年期间广东清远等地暴发的猪致死性疫情病原为蝙蝠源HKU2样冠状病毒(Nature 2018);揭示蝙蝠独特的抗病毒干扰素系统等,初步解释了蝙蝠长期与病毒共存的分子机制(PNAS 2016; Cell Host Microbe 2018)。
2019年12月,武汉暴发了不明原因肺炎,周鹏凭借自身多年来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的经验积累,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中。周鹏所在团队与合作单位一起在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疾病暴发后2周内鉴定了SARS-CoV-2为疾病病原(Nature, 2020),基因组序列于1月12日提交至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发布,实现全球共享。随后,证实该病毒的受体为ACE2。这些成果实现了科技抗“疫”工作的突破,为诊断试剂研制及疫苗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病原鉴定的基础上,周鹏带领团队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合作调查了住院病人的咽拭子、肛拭子和血液携带病毒的情况,以及病毒量随着病症的演化趋势(Emerg Micro Infect, 2020),发现病人可能通过多个途径传播病毒,而血清学检测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率。在这些工作中研究团队创立了分子和血清学检测方法,1月10日,武汉市立即组织对在院收治的所有相关病例进行排查。与专业公司联合研发的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这些工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在疫情防控紧急时刻,周鹏带领团队克服因武汉交通管制带来的物资紧缺等重重困难,与武汉市肺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合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判断病毒的靶组织,以有效地采取针对性治疗。合作团队共同描述了患者肺部病变的详情,并证实2019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攻击肺部、心脏及免疫系统等多个器官,为临床救治提供重要支撑。除此之外,他还作为科技部应急攻关成员、湖北省应急攻关任务负责人承担着2019新冠基因组变异的监测工作。目前,周鹏所在团队正在参与2019新冠动物模型和疫苗研发工作,并对公众关心的复阳、“常阳”及无症状感染等与有关部门展开联合调查,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其中机制从而更好地做好科学防控。
截至目前,周鹏共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以第一(或共同)及共同通讯作者发表Nature,Cell Host & Microbe,PNAS,J. Immunology和J. Virology等论文17篇。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防治重大项目1项、科技部2019新冠肺炎应急攻关项目1项及湖北省2019新冠肺炎应急攻关项目1项。2018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五完成人)。
未来,周鹏的科研工作将深入解析蝙蝠独特的与病毒共存的机制。通过从研究蝙蝠抗病毒机制入手,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贡献力量,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